重返母校講座經驗談:AI工具如何改變學習與產業應用
重返母校講座經驗談:AI工具如何改變學習與產業應用
每年在許多授課與演講邀約中,總會有幾場令人印象深刻的經驗,前些日子參與賈桃樂學習主題館舉辦的「超職祭」講座,就是其中之一。這場活動在我的母校陽明交大舉行,主題設定為「AI工具如何提升輔助學習與產業應用」。
當接到這個演講邀約時,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因為能回到母校分享我的經驗與知識,對我來說是一份榮幸。
然而,接下來便面臨了一個挑戰:如何設計出符合陽明交大學生想聽、想學的內容。對於仍在求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若談太多產業應用案例,可能會顯得過於遙遠,因此,我必須精心準備,確保內容能貼近他們的興趣與需求。
在規劃講座內容時,我先將主軸設定如下:
從個人與企業的角度,探討如何運用各種生成式AI(Generative AI)工具,提升工作效率與生產力,並解決複雜的商業情境問題。
將應用分為六大面向,包括文字處理、簡報製作、圖像生成、影音處理、數據分析與預測,以及程式開發。這些面向既能滿足學生在學術與實務上的需求,也能為他們未來進入職場做好準備。
GenAI應用場景
以下是講座中提到的幾個實用工具及其應用場景:
1.文字處理:
在文字處理方面,介紹了多款AI工具。例如,NotebookLM如何高效整理資料,幫助使用者快速提取重點內容。
2.簡報製作:
在簡報製作,展示了Gamma這款工具如何將構思的文字內容,讓AI轉化為淺顯易懂的簡報。這在我日常工作上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讓簡報看起來更美觀、更具說服力。
3.圖像生成:
對於圖像生成工具,這個相對起其他工具大家應該比較耳熟能詳,因此我設計一個環節,讓大家比較 Copilot、Canva和MyEdit三款不同AI影像工具在使用場景、生成素材的差異。比如,Canva適合快速設計視覺化內容,而MyEdit則更適合細緻的圖像處理需求。
4.影音處理:
在影音生成方面,主要分享了Sora、LUMA與CapCut的三種不同AI影音工具的案例與應用。這些工具不僅能協助快速剪輯影片,還能生成高品質的影音內容,雖然秒數不多就是了XDD,但某程度來說應可滿足學生展示或個人作品的需求。
5.數據分析與預測:
Rows AI是一款簡便好用的數據整合工具,能夠協助使用者進行數據分析與圖表繪製。在課堂上,分享如何利用這款工具將複雜的數據轉化為視覺化報表,讓學生們感受到數據應用的效率與可行性。
6.程式開發:
對於程式開發,我簡單分享了Claude的應用,特別是在簡化程式設計過程中的重複性工作,讓初學者能更快地上手,也能讓資深開發者專注於更具創造性的任務。我覺得Claude算是一個極為便捷的AI工具,能用於開發日常工作所需的小工具,提升日常工作的便捷性。
總結
好顯學生們都蠻買單的,全程都很認真聽課與練習,原本很擔心他們會睡著或者翹課XD。能看到他們認真投入學習,對所有講師來說絕對是最大的鼓勵與回饋。
也感謝賈桃樂學習主題館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回到母校分享所學。這次的經驗不僅讓我重新檢視了自己對AI工具應用的理解,也激發了更多將AI技術應用於教育與實務的可能性。
坊間有許多類似的活動,幫助更多人了解並運用AI技術,提升學習與工作的效率。對我來說每一場分享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而這次在陽明交大的經歷,無疑是一次難忘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