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ds

Google Ads廣告投放與分析課程

[好文推薦與讀後感] 哈佛商業評論:回答 7 個問題,用策略思維開箱美好人生!

[好文推薦與讀後感] 哈佛商業評論:回答 7 個問題,用策略思維開箱美好人生!

好文推薦與讀後感

大家一定要讀一下這篇文章,如果看了有感覺也可以跟著文章提供的工具與表格實作看看,一定會很有收穫(至少我自己很有收穫XD)


以下是個人的長文心得與步驟,文末有放一份空白範本連結,建議大家閱讀完原文後再來練習~

推薦閱讀文章

哈佛商業評論:回答 7 個問題,用策略思維開箱美好人生!

文章連結:https://lnkd.in/g4ckSrCZ


公司經營需要策略,但我竟然沒想過人生也是需要策略的!?

我們汲汲營營在工作時思考如何制定各種策略與行動方案,來達成企業期待的願景與目標。但我們似乎也需要人生策略?(應該需要吧!?自己的人生會比工作重要嗎?)

這麼簡單的道理我竟然一直沒有想通,直到讀了哈佛商業評論的這篇文章「回答 7 個問題,用策略思維開箱美好人生!


尤其文章在開篇直接用一張表格整理從公司策略到人生策略,竟然令人驚訝的十分對稱(這也讓我思考到開頭的第一句,公司經營需要策略,但我竟然沒想過人生也是需要策略的!?」


[#企業] => [#個人]
組織如何定義成功?—>我如何定義美好人生?
我們的企業目的是什麼?—>我的人生目的是什麼?
我們的願景是什麼?—>我的人生願景是什麼?
如何評估我們的業務組合?—>如何評估我的人生投資組合?
我們能從標竿比較標準學到什麼?—>我能從標竿比較標準學習到什麼?
我們可以做出哪些投資組合選擇?—>我可以做出哪些投資組合選擇?
我們如何確保成功地持續改變?—>我如何確保成功地持續做出人生轉變?


我們都知道,釐清該問的問題,比找到答案困難的許多,企業的策略是一連串思考與決策組合的結果,同樣其實人生策略也是一樣的邏輯。我們也能為自己制定一套策略思維模式,幫助我們思考與規劃更相對清晰的未來路徑~


昨天下午我靜下心來,按照文章提到的工具,透過7個步驟嘗試探索自己的人生策略,進入心流模式後直接一個下午消失,精神時光屋XD


文章中提到的7個步驟人生策略規畫過程,看文章很快,但自己跟著一步一步實作時,發現很容易卡關,但卡關的點應該就是自我探索的過程吧~


[第一步] 我如何定義美好人生?

文中分享運用「PERMA-V」模型中的每個元素進行自我評分,從0(不重要)到10(非常重要)的量表針對正向情緒、投入、關係、意義、成就、活力等元素進行重要性評分。


這個步驟跟我們在企業規劃策略的第一步一樣,先對現狀進行全面分析。透過這個快速評估會讓自己大致了解對美好人生的定義,並初步發現需要改變的地方。

[第二步] 我的人生目的是什麼?

文中分享成功的企業策略必須基於組織目的,而組織的目的立足於「我們擅長什麼?」與「 世界需要什麼? 」的交集,並考量「 我們的價值觀是什麼? 」與「什麼讓我們有熱情?」。


同樣的問題也可以用於探索人生目的~!
像表格中有一題就是要問自己:「我擅長什麼?


這題其實蠻難的,我在這邊停了些許時間,在思考自己生活與工作中,什麼情境能發會我的專長以及我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然後也得思考做哪些事情能點燃我的熱情?這些事情在世界上有沒有需求?其實在讀這段內容時,我發現很像 主題標籤#ikigai的理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搜尋一下)


然後思考完上述內容之後,就要開始擬定一段話(只能用簡短的字句)來草擬一份宣言。


[第三步] 我的人生願景是什麼?

文中提到,制定企業策略的下一步是設定未來願景。比如企業希望未來5到10年內,組織在哪些方面達到什麼樣的水準。或是10年後,當新聞報導公司時,我們希望看到什麼樣的標題? 


同樣的道理,個人也應該努力設想自己未來幾年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文章提到的工具是採用圖像看板來挑選最能代表自己的個人願景與職業願景照片,而這邊我是直接上網查找一些能對標的名人,然後會收斂得到一份簡短的清單或是一句話的個人願景總結。


[第四步] 如何評估我的人生組合?

這段內容是我覺得最有趣且最有感的,我還用Excel做成泡泡圖來分析~
文章中提到人們會將時間、精力、金錢花在以下6個策略人生領域上(關係和身體、心靈和精神;社區和社會;工作、學習和財務;興趣和娛樂;個人照護),這些領域可以細分為16個策略人生單元(有興趣的可以讀原文)。


這個工具主要是讓自己進行組合分析,探究自己如何運用一週168個小時,並思考自己在每個領域上花費多少時間、並透過0-10分的量表,針對各領域的重要性、滿足感進行給分與排序。(完整清單,請見原文~)


接著透過上述數據(我自己用Excel彙整),繪製一個2×2矩陣圖(泡泡圖代替),作者叫它「策畫人生組合」。把重要性放在Y軸,滿意度放在X軸。用圓圈代表每個策略人生單元,圓圈的大小與你每週花在那個策略人生單元上的時間成正比。


分析後,位在左上象限的是重要性高但滿意度低,是急需優先關注的領域,因為你很重視這些領域,但未能投入足夠的注意力,以致無法充分獲得它們的價值。


右上象限也值得一些關注:代表應該繼續將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入對你最重要、滿意度最高的活動,並減少投注精力和時間在較不重要的活動(左下和右下象限)。


更重要的是詢問自己:「我目前的分析組合是否支持我的人生目的並有辦法實現願景?在哪些方面節省並重新分配時間?就像制定企業策略專案時,我們應該要把時間、精力和金錢設定優先順序一樣。


[第五步] 我能從標竿比較標準學習到什麼?

這段比較簡單,只要思考看看有誰的個人生活和職涯,讓自己有感想朝他邁進的?然後思考看看是哪些點讓你感到欽佩,以及遇到問題時他們通常會做什麼樣的選擇。


[第六步] 我可以做出哪些人生組合選擇?

文中提到,企業策略的重點是在各種選項之間做出抉擇,類似問題如果應用在人生當中,就是「如果繼續維持生活的現狀,人生會是什麼模樣?如果調整我的優先順序,情況又會如何?憑藉自己對美好人生的定義、你的人生目的與願景、你的策略人生單元評分、你的標竿,逐步探索出答案。


這邊作者直接給出了一段收斂步驟~
回到第一步思考可以如何改善自己不滿意的領域,回顧第二步和第三步中的人生目的和願景,思考如何實現它們。第四步的投資組合活動,找出需要更加關注的策略人生單元,以及如何提高滿意度或重新分配時間在這個領域。接著思考如何利用第五步的標竿比較所收集的見解,協助你解決上述所有問題。


然後挑選出幾個項目,全力執行它們。另一方面,因為每週只有168小時,這意謂必須減少或整合現有活動來提高效率。


[第七步] 制定計畫去落實那些選擇

建議可以花一個下午全程記錄自己的想法,然後將你最初版本的人生策略濃縮在一頁紙上。(原文有提供一份人生策略工作表供下載)


工作花這麼多時間想策略,難道花一個下午的時間給自己會太少嗎~?
我自己是將其整理在Excel上,然後也將範本建立成一份google sheet,提供給有需要的朋友們下載練習使用。


空白範本人生策略規劃表

下載連結:https://lnkd.in/g99xZSmf

技術提供:Blogger.